慢阻肺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要做好這5點
一、戒煙——越快越好
長期吸煙是引發慢阻肺的主要原因,近七成慢阻肺患者的患病和吸煙有關。戒煙是影響慢阻肺自然病程最有力的干預措施,可以減緩肺功能下降速度、預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減少住院次數、延長壽命。
二、堅持治療及規范治療
在慢阻肺的穩定期,醫生會綜合患者疾病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需要遵循進行長期的規律治療。如果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和急性加重,需要醫生重新制定治療方案。另外,慢阻肺需要規范治療,切不可憑“自我感覺”隨意停藥,否則會導致病情惡化、頻繁發生慢阻肺急性加重、增加就診及住院次數,都有甚者會增加死亡風險。慢阻肺患者疾病穩定期治療包括: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
1、藥物治療:包括吸入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吸入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支氣管擴張劑。
2、非藥物治療:包括長期氧療。
3、康復訓練:包括呼吸功能鍛煉、體力訓練。
三、自我檢查,定期隨訪
慢阻肺是慢性進展性疾病,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除了堅持長期規律治療外還需要遵照醫囑,堅持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例如:每3個月到醫院隨訪一次,并在6個月時進行肺功能的檢查,以便讓自己和醫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四、積極進行康復訓練
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的癥狀得到控制后,除了定期隨訪,堅持用藥,還應盡早康復鍛煉。慢阻肺的康復訓練包括正確的呼吸功能訓練和體力訓練,但是要注意,在進行這些鍛煉時要量力而行。
呼吸功能鍛煉的方法可選用以下一種或熟練后兩種交替進行:
1、縮唇呼吸法用鼻吸氣,縮唇做吹口哨樣緩慢呼氣,在不感到費力的情況下,自動調節呼吸頻率、呼吸深度和縮唇程度,以能使距離口唇30厘米處與唇等高點水平的蠟燭火焰隨氣流傾斜又不致熄滅為宜。每天3次,每次30分鐘。
2、腹式呼吸鍛煉患者取立位,體弱者也可取坐位或半臥位,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氣時盡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壓腹部,呼氣時腹部內陷,盡量將氣呼出,一般吸氣2秒,呼氣4~6秒。用鼻吸氣,用口呼氣要求緩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鐘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左右,開始每日2次,每次10~15分,熟練后可增加次數和時間,使之成為自然的呼吸習慣。體力訓練方面患者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例如:呼吸鍛煉,包括腹式呼吸擴胸、彎腰、下蹲和四肢活動等在內的各種體操活動。另外,還可以進行有氧體力訓練,例如步行、爬斜坡、上下樓梯及慢跑等。開始運動5~10分鐘,每天4~5次,適應后延長至20~30分鐘,每天3~4次。運動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漸增加,以身體耐受情況為度。一般1~2周后可使心肺功能顯著改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慢阻肺患者稍微活動就會感到氣急,因此可能放棄運動。但是為了防止體力的下降和肌肉力量的萎縮,仍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步行、慢跑等。
五、膳食營養要合理
慢阻肺患者一般比較消瘦,抵抗力較低。因此保證充足,均衡的營養很重要。患者要保持適當的體重,需要補充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如果一次不能進食較多食物,一天中可以分4到5次進餐。
正確規范管理慢阻肺,刻不容緩。雖然慢阻肺尚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通過自我管理有效控制癥狀預防疾病加重,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