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癥狀各異,早防早治最關鍵
高血壓是引發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腦梗死、腎衰竭、眼底病變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以目前的醫學技術還無法徹底治愈。因此,明確癥狀,合理用藥,重視高血壓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
典型癥狀要熟知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患者常出現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不適感受,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出現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患者血壓會明顯持續升高,逐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癥狀。
高血壓的癥狀與血壓水平相關聯,多數癥狀會隨著患者血壓水平升高而加重,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癥狀,嚴重時會意識不清、抽搐,甚至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腎衰竭等情況。
遵循用藥四原則
高血壓雖然不能根治,卻可以用藥控制。只要保證規律服藥,把血壓控制好,就可以減少由高血壓導致的并發癥發生。
建議患者在醫師指導下,遵循個體化治療、初始小劑量、選擇長效制劑、優選聯合用藥四個原則制定用藥方案。嚴格遵醫囑服藥,切忌隨意調整用藥劑量或停藥。
1.個體化治療
科學治療高血壓,要根據患者癥狀、身體情況以及藥物耐受性,量身定制用藥方案。建議患者在出現高血壓癥狀后,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系統檢查,由醫師根據檢查結果制定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也應按時復診,以便醫生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方案。
2.初始小劑量
治療初期,應先采用比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對患者血壓水平進行干預。如果復診發現血壓水平控制不理想,可逐漸增加藥物使用劑量。切忌在用藥初期就使用較大劑量,以免導致患者血壓下降太快,出現低血壓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選擇長效制劑
高血壓患者用藥優選長效降壓制劑。該類藥物給藥一次就可以保證24小時內血壓的穩定,有利于有效控制患者夜間和清晨血壓的穩定,能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相關并發癥。
4.優選聯合用藥
高血壓患者用藥優選聯合用藥方案。臨床實踐證明,很多時候單獨使用一種藥物難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藥物聯合使用,血壓水平控制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聯合用藥時應及時監測是否有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情況。
關注調藥五節點
高血壓的病情會隨著患者年齡、身體情況以及季節氣候等因素發生變化,因此,注重血壓監測,關注病情變化節點,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十分重要。
患者的血壓變化值是醫師調整用藥方案的“金標準”,患者可在每天7點至8點和19點至20點分別監測1次血壓,每次需測量3遍,取平均值作為該次血壓監測數值,連同監測時間一并認真記錄在卡片或手冊上,復診時提供給醫師參考。在以下五個關鍵節點需加強血壓監測并及時根據情況調整用藥方案。
1.季節交替
天氣寒冷時,人體交感神經受到寒冷刺激后,會呈現興奮狀態,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天氣炎熱時,人體為散發熱量,血管擴張,血流速加快,此時血管緊張度降低,血壓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在季節交替時,患者需密切關注血壓監測數值變化,及時反饋給醫師以調整用藥方案。
2.血壓波動
藥物治療高血壓的一個目的是維持血壓平穩,患者如果服藥一段時間后突然發現本已較為穩定的血壓出現經常性忽高忽低,應及時記錄血壓變化值,并及時就診,在醫師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3.出現并發癥
部分高血壓患者同時患有血脂異常、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在用藥過程中除了監測血壓變化,還需要關注其他疾病的癥狀變化,在復診時盡量詳細告知醫師,以便醫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4.出現不良反應
患者用藥前應仔細詢問醫師所服用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并在服藥過程中密切觀察身體情況。當出現類似不良反應癥狀,如頭痛、惡心、嘔吐、心悸、水腫等時,應及時就醫,在醫師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5.手術期間
因其他疾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明確告知主管醫生和麻醉醫生自己當前血壓的控制情況,以及正在服用的降壓藥物,以便醫生合理設計手術方案,更好地在術中對血壓進行控制,確?;颊邍中g期安全。
防治注重三方面
高血壓患者或高危人群可在日常生活中可從合理飲食、生活作息、日常鍛煉三方面入手,科學防治高血壓。
1.合理飲食
首先,需要限制鈉的攝入。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特別要注意控制含鈉高的調味品,如味精、雞精、醬油等的使用量。其次,日常盡量使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菜籽油等進行烹調,并減少攝入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如動物脂肪、奶油、奶酪、椰子油等。再次,要保證一日三餐規律進食,每頓攝入八分飽即可,多攝入新鮮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適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如奶制品等,以供身體所需;攝入谷類食物應注意粗細搭配。最后,應戒煙戒酒,并增加每日飲水量,以提高身體代謝率,及時排毒。
2.生活作息
正常作息情況下,個體的血壓和心率也會有其相對穩定的晝夜節律,長時間熬夜,或是作息不規律,就易造成血壓波動或不易控制,甚至出現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高血壓患者或高危人群要避免熬夜,保證規律睡眠,建議以每天保持7小時以上睡眠為佳,盡量在23點前入睡,中午可午睡20~30分鐘,保障身體機能處于最佳狀態。
3.日常鍛煉
運動有助于控制血壓水平。建議每周規律運動3~5天,每天20~30分鐘,運動時心率以每分鐘“170-年齡”次為宜。運動可以大肌肉群參與、動作較為舒緩的類型為主,如太極拳、醫療體操、健身操、有氧舞蹈等。如進行抗阻運動,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保持中低水平強度,避免突然用力或憋氣。





